一、基本规范
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
1、统一基本设计程序
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课前个人“复备”——课中“续备”——课后“补备”。 (关于集体备课见后)
2、统一基本设计要素
通常综合型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要素:
(1)学情调查
其分析说明在教师的“导案中体现,而不是在学生的”学案“上体现。
(2)学习内容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与内容的层次结构,学习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学习内容展示的程序与方式等。一般也不体现在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上。
(3)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是目的地。
(4)学习重点(难点预测)
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教师就要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体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真正的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5)知识链接
狭义上讲,指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所缺乏的关键性学习材料,包括旧知或者拓展性材料,以方便建立学生对新知识的联系,或者给学生提供学科有关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广义上讲就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前挂后连,拓展延伸。也可以不单独设置栏目,而是穿插在各个问题情境后面进行链接,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帮助或情境拓展。
(6)学法指导
要明确“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道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法,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7)学习过程
这是导学案设计的主体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环节。要符合“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话,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的特点。
(8)理解学案
学案整理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整合,对一课堂内容进行知识梳理、整理建构并回到知识体系的上位系统。学案整理重点要注意双色笔标注的问题整理、课堂生成整理、易错点整理,最后汇出知识导图(或叫思维导图)。
(9)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不仅仅指测试或做练习,体现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自评、生生互评、对子测评、教师抽查等
(10)教与学反思
3、统一基本课时容量
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课时容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要考虑到学段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总体情况等方面的要求。以不超过一张B4正反面或两张B5正反面为宜。
4、统一基本设计版式
二、复习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学情分析
与综合课型学情分析比较,综合课型学情分析是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而做的学生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分析,而复习课型的学情分析是直接针对所复习内容和范围的分析,一个是分析“将来式”,一个是分析“过去式”。所以,复习课的学情分析针对性非常强,依然是采用问题式教学,进行问题式设计。就是要统计分析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普遍性问题,哪些是个性化问题,哪些是主干问题,哪些是枝节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知识基础不过关,还是教学策略设计不当,还是问题设计质量不高,还是学法指导问题等等。
2、复习引导
主要项目有:(1)复习内容;(2)复习目标;(3)复习重点;(4)复习方法。
3、学习内容(问题)设计
(1)知识梳理
复习课导学案设计比较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并体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拓展和提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回顾与网络构建。二是对主干知识中的要点进行深度剖析,深化、完善学生的认知。
(2)典型问题设计
几种主要的题型:①辨析型课题。主要是针对容易引起误解的重要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②应用型问题。主要是针对知识内涵的深化理解,进行思路、方法和规范习惯的培养;③拓展型问题。
(3)达标测评
还是要做到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并加强变式拓展训练。
4、学习过程设计
在学习过程设计上,基本步骤同综合课型一致。
三、 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考情分析
主要是通过分析来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法,树立新的目标。包括:(1)成绩分布和走势;(2)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3)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问题不仅仅反指题目本身,还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问题。
2、错题归类剖析
(1)将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按错误性质或出错原因进行分类。
如:知识缺陷造成的错误,能力不足造成的错误,不良习惯造成的错误,心理素质不过硬造成的错误等。(2)在每类错题中选取典型错例进行评析,分析错因、审题技巧、相关知识的应用、解题方法、解题规范要求等。
3、变式拓展训练
结合每类错题,进行变式拓展训练,确保这类题目真正得到落实。
4、自我完善
在个体纠错和教师点拨下的集体纠错后,要求学生在原卷的错误
处进行修改,不要在旁边重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析自己的错误,避免了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学生的试卷是学案的一部分。
5、学习过程设计
基本结构和教学组织略同复习课。
四、 导学案设计避免走入的误区
误区一: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导学案设计时,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有利于教师“教”的角度来设计。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旨在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误区二: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导学案本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而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等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而习题或考卷则仅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反馈手段。
误区三:导学案设计“问题肤浅化”
问题肤浅化主要表现在:1、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2、问题设计
缺乏开放性3、问题设计缺乏加工4、问题设计过于零碎化
误区四:导学案设计共性化
避免导学案共性化,就要进行集体研讨下的个性化设计,在进行
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设计。
误区五:导学案设计提纲化
这也是导学案设计初期容易产生的误区。一是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将学习内容加工处理成问题,只是列出了本节课的学习提纲。二是受传统导学方式的影响,比如许多教辅资料往往在每堂课内容学习之前设计一个学习提纲。这些提纲只是起到对知识梳理归纳的作用,并不是对问题的设计,完全起不到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导学案设计有很多优越之处,但并不是说导学案设计就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实际上这一点前面也提到,导学案不可能包罗所有的任务设计和实施。
导学案设计关注的是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全程性指导、调控,关注的是合适的学习策略选择,关注的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正是由于它地不确定性,才体现出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体现出学生在沿着学习“路线图”奔跑的路上,总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伴着一路欢歌去感受怒放的生命,这样的课堂才独具魅力,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