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赏
菜中的乡愁——高119班 闫馨宇
时间:2018-06-19    浏览:3262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我认为这并不假。耕种是一种自古以来便有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不乏看到种菜的身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这是植根在中国人身上不变的特质。
    古代的我们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就可以丰衣足食,自我发展;而现代的我们虽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新鲜的蔬菜,却还要自己耕作,难道只是因为要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我想,原因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从我们的祖宗开始流传下来的土地,不只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的精神财富。我们早就习惯了在固有的土地上进行固有的耕种,获得自己劳动的果实,这样更使我们得到充实和满足。土地蕴含着我们太多的情感,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种植经验和一代又一代不断改进的生产技术,凝聚着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关于种菜的情结,在老年人身上更为显著。到美国帮儿女照看子孙的中国大爷大妈们在美国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而种菜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他们虽已年迈,但对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会感到陌生,在异地本就倍感孤独和寂寞,种菜可以寄托他们对故土的思念,用这种方式化解相思之苦。老年人对种菜有着更深的牵绊,这是他们与故土联系的纽带,用来寄托乡思。
    种菜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的传统,它经过了上千年的更替,却一直被延续至今,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都有着关于它的深深烙印,它是不会改变的,不会消失的,是永恒不变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的姥姥姥爷也极喜欢种菜,只要有地,他们就不会停止耕种,种菜对于他们是何等的重要,是别人无法夺走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精神享受。
    无论身处何方,也不会改变中国人骨子里的特有的潜质。种菜,是一种物质寄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日益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0

上一篇: 那年那天

下一篇: 无争

返回列表
恰同学少年 相聚凤华学校
联系电话: 0356-2227188
晋ICP备050006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