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谁的歌声飘扬,吟一曲啼血的国殇?舞袖轻盈,谁的泪水悄悄、悄悄滑落脸庞,浸湿罗裙扑闪光?
汨罗河畔,一个萧瑟的背影傲然静立,吟诵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千古绝句,高举爱国的火把,星火燎原。
他是屈原。
篱笆藤下,一抹幽幽的倩影羡煞黄花,发出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的感慨,在爱国建业的史书里留下一笔柔刚,一袭清香,一抹俏丽。
她是秋瑾。
他在硝烟战火里纵身一跃,数不尽的凄凉,却炸响了碉堡,炸响了九霄,炸响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心底那片永远属于祖国、永远忠于我党的角落。
他是董存瑞。
她在敌人的枪甲下宁死不屈,看着光亮的那方,毅然决然的说:“我不!我不屈!不挠!不如你们的意!我不!亿万中华儿女也不!我不!死也不!”
她是刘胡兰。
他在一望无际的大漠里坚守,迎着呼啸的风沙,尽心尽责的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图回报,不计得失,追着雷锋跑,追着中国共产党那轮冉冉红日跑。
他是阿布列孜。
她在天光乍亮时晨跑、记诵,推导每一个转换公式,计算每一个速度与加速度,也努力学习每一个生僻的单词,用最稚嫩的笔画写下:"我爱中华!"唱响新中国的凯歌。
她是你,是我,是我们。
从屈原到新世纪的我们,从靖康之耻到鸦片战争,从国土沦陷到土地收复,从国力孱弱到独立自强,我们变了太多、太多,唯一不变的就是爱国的赤子之心。
爱国,是融合在血液里的情;爱国,是凝聚在骨肉里的气;爱国,不仅仅是一个词语。
重温这些经典,除了激荡在胸腔里的情怀,更多的是对当下的坚定,对未来的期待。
新世纪,新挑战。硝烟岁月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是将他们铭记,让他们不仅仅是书页里的一幅剪影,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的指引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秉承国志,继往开来,承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材,争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旁河岸之柳,奋勇图强!
我以我血荐轩辕。
是你,是我,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