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专业与社团共辉映 青春与艺术共生长 | 晋城凤华学校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节目展演
时间:2025-06-19    浏览:124

5月10日上午,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展演在报告厅璀璨绽放。本届艺术节以"绽放艺术成果、激发强国力量"为主题,为师生献上一场视听盛宴。与往届不同,今年展演首次实现学生社团与艺术专业学生的深度融合,超六成节目由普通社团学生担当主力,展现出校园美育普及的丰硕成果。

 


艺术节在民乐合奏《太阳出来喜洋洋》中拉开帷幕。古筝、二胡、竹笛的悠扬旋律中,初登舞台的民乐社成员勤练半年的质朴灵动,又融入同学们对音色层次的精准把控。初中2404班李凯宏同学擦拭着唢呐笑言:"第一次合排时总是怕拖后腿,但老师鼓励我们让我们保留社团特有的烟火气,这种碰撞让传统民乐更鲜活。"

《西子湖﹒初妆》由21名初一、初二社团学生以灵动舞姿演绎江南春晓,作品以"西湖十景"为创作蓝本,开场薄纱轻扬,手持油纸伞的舞者以"平湖秋月"造型定格,演员们通过行云流水般的队形变换,将"苏堤春晓"的翠柳含烟、"曲院风荷"的碧波潋滟、逐一呈现。荷叶袖舞服在旋转间翻涌成浪,配合多媒体背景中水墨氤氲的山水长卷,构建出移步换景的立体美学空间。

原音五班的校友闫雨珂老师与姬庆华老师并肩而立,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两代教育者的歌声里流淌着时光的重量。姬老师道:“看到曾经的学生以教师身份重返舞台,这就是教育最美的回声。”

革命者的热血在舞台上重生,朗诵成员再现潇楚女被捕的情景,当背景屏浮现烈士真实手稿时,台下啜泣声此起彼伏。编导李老师强调:“所有台词均源自档案馆史料,这是最生动的思政课。”

艺术中心姬主任介绍:本届参演的非专业学生超90人。"过去总担心社团节目不够专业,今年我们采取'专业导师驻团制',让美育真正下沉。"

这种创新模式成效显著:合唱团《童年》中60%成员为零基础学生,却以清新和声获满堂喝彩;流行音乐社自编的《大鱼》改编版,更将古风戏腔与电子乐大胆融合。

民族舞蹈《守护》作品以长征史上的经典事件“彝海结盟”为背景,聚焦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后,一面象征民族团结的“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跨越15年的守护史诗。这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艺术表达的舞蹈,成为本届艺术节最动人的红色文化篇章。

谢幕时分,舞台滚动播放着幕后花絮:清晨琴房练习的身影、道具组通宵赶工的侧影、指导教师沙哑的嗓音......这些片段恰是本届艺术节的最佳注脚。"当艺术教育从少数人的竞技场变为多数人的成长营,才是'以美育人'的真正抵达。"据悉,我校将持续推进"专业+社团"美育模式,让更多学子在艺术实践中收获自信与成长。

0
恰同学少年 相聚凤华学校
联系电话: 0356-2227188
晋ICP备05000609号-1